2018年对于中国乒乓球名将许昕而言,是充满戏剧性的一年。作为国乒直板打法的代表人物,他在国际赛场上屡次上演“魔术师”般的表演,但世界杯的舞台上却留下了令人唏嘘的遗憾。

一、年初爆发:直板艺术的巅峰

2018年初,许昕状态火热。在德国公开赛上,他凭借标志性的“背后击球”和神级侧切技术横扫对手,决赛中逆转波尔夺冠。国际乒联官网评价:“许昕让直板打法在现代乒乓球的暴力美学中保留了诗意。”这场胜利为他冲击世界杯埋下伏笔。

二、世界杯征程:伤病与坚持

10月的巴黎世界杯,许昕带伤出战。小组赛对阵日本选手丹羽孝希时,他因腰伤多次扶腰停顿,却仍以3-1取胜。半决赛面对樊振东,他在先丢两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,第五局18-16的比分被央视解说称为“血性之战”。但决赛中,伤病导致反手失误增多,最终2-4不敌奥恰洛夫。

“当时打完封闭就上场,但旋转质量确实下降了。”——许昕赛后采访

三、历史意义:直板打法的火炬

尽管未能夺冠,许昕2018年的表现让日渐式微的直板打法重获关注。国际乒联技术委员会统计显示,当年青少年选手选择直板的比例同比提升12%。教练吴敬平曾评价:“他用一场场比赛证明,直板不是古董,而是需要创新的艺术。”

如今回看2018,许昕的坚持与遗憾,恰似直板打法在新时代的缩影——在力量与速度的夹缝中,坚守着乒乓球的另一种可能。